首页 > 历史军事 > 变臣 > 第七十章师徒相会

第七十章师徒相会(2/3)

目录

,兴奋地道:“定芳阁的云嫣姑娘说只要将你请去,免我三天的酒资,不知师弟哪天有空,我带你去耍耍。”

“岂有此理,庆乐,你太过份了。”余庆欢顿足喝道,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余师二子的风范江安义已经了然于胸。

午时,仆人进来通报说老爷回府了,在书房见客。余庆欢引着江安义和范师本前往书房,余庆乐转转眼珠,悄无声息地溜走了。

书房在一片修竹掩映之中,“有节斋”前江安义看到一副熟悉的对联,“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房门前,余知节一身青衫,手捊胡须,含笑看着自己。

江安义抢步上前跪倒,恭敬地磕头道:“弟子江安义参见余师。”虽然余知节教自己的时间很短,但没有余知节的赏识和提携,就没有今天的江安义。

余知节搀起江安义,欣慰地笑道:“安义,你让为师刮目相看。两年时光,当年的小书生已经是解元郎了,随为师进房叙话。”

书房的布置与新齐县余府的静思斋差不多,墙上有一幅江安义很熟悉的画,上面的字还是他的手笔,“竹石图”。

见江安义望着“竹石图”,余知节笑道:“安义,当初你以这首‘咏竹’打动我收你为徒,今日你的诗词之名已经广为人知,更是高中解元。能得你这样的佳徒,是上天眷我。”

江安义诚恳地道:“恩师你过谦了,如果没有你的相助,当年卖竹器被衙役刁难那关就无法度过,更不用说有安义的今天,余师之恩,安义没齿难忘。”

得知范师本是范炎中老先生的儿子,余知节大喜,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庆欢你要多与这两位亲近,对你的学问必能有所进益。”

江安义从书院出来后跟随范老爷子读书余知节知道,师从多人博采众家之长是当时读书的风气,余知节自然不会因此生气。问了几句江安义的经义,仆人进来说饭菜已经准备妥当。

余知节居中,江安义和范师本坐在右侧,余庆欢在左侧相陪。余知节举杯道:“安义,师本,寻常家宴,不用拘礼,请。”

酒过三巡,余知节道:“安义,你和师本就在府中住下,我一般午时归家,你有何疑问可在申时到书房找我,如果我不在,不妨将功课和疑难写在纸上,放在书房,我归家后自会为你解答。如果找不到我,就直接到书桌上找解答便是。”

最近天子有意重查天下田亩,余知节身为吏部侍郎,事物烦杂,常不能按时归家。

来的时候江安义和范师本商量过了,就近找一处客栈住,方便朋友间交游唱答往来。江安义把想法一说,余知节想了想,道:“也好,家中确实有些逼仄,就不虚留你住下了。但你有空,一定常来家中坐坐,出门访友不妨将余庆带上,也让他多涨点见识。”

京中的余府比新齐县的余府小了许多,只是三进院落,江安义看家中的陈设也很普通,早就听闻过“京中居,大不易”,余师官居正四品,居然也住不起大宅院吗?

听到江安义的疑问,余知节笑道:“我这还算好的,不少四五品的官员还租房赁屋居住,说起来还要多谢安义,酥白璧的生意获益良多,年前知仁寄来了两千两银票,我正托牙行打听可有靠近皇城边的宅院,这每日三更上朝可真让人吃不消。”

从余府出来,江安义就在安仁坊找了间旅馆,小小的宅院,三间房,居然要二百两一个月,伙食自理。店中的伙计一脸倨傲地道:“公子,不是小店收费贵,你去打听打听,马上就要会试,这天下的举子们都要进京,你们还算来得早,再晚半个月,就算有钱也租不到房子。”

确实也是,近万人涌进京城,加上带的仆从,就算永昌帝都够大,客栈够多,僧多粥少也不够分的。难怪每年都有不少人借助在寺庙道观,有的甚至租住在城外的农庄,京城居,果真大不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书魂——真书九十二法 纨绔农民 小小舰娘物语 万古丹帝 风华趁今朝之长生迷梦 反派Boss是女人 桃花扇里藏 有人从忘川来 娇经 东西十二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