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宋做权臣 > 第十九章 做好事不留名

第十九章 做好事不留名(1/3)

目录

大宋百姓的生活那是丰富多彩,从清明上河图上就可见一斑。如今张宝切身体会,对大宋的繁华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但一想到如此繁华都市在十余年后将蒙受蛮人铁蹄的蹂躏,张宝就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他终归是汉人,同气连枝,让他眼看着同胞受苦而无动于衷,张宝还没有那么混蛋。可即便知道将来会发生的事情,张宝却又无力去改变。他只是北宋的一个小地主,社会地位低下,即便他有机会告诉别人朝廷需要防范北方正在崛起的女真人,可问题是此时的女真还没有公开反抗他的宗主国大辽。而且女真生活在黑山白水之间,在一贯有着天朝上国思想的大宋人眼里,那就是土包子中的土包子,根本就不值一提。这种明知将来会发生些什么却无力去阻止的郁闷心情,只有张宝自己知道。

或许会有人说张宝可以自己招兵买马,占山为王练出一支强兵,然后自己做皇帝。可造反哪有那么容易就成功的,此时是宋朝,儒家思想早已在人的心里根深蒂固,或许会有人跟着张宝占山为王,但让他们拥戴张宝称帝,却不见得会有多少人支持。

此时的宋徽宗赵佶刚刚才露出想要懈政的苗头,在那些对大宋王朝忠心耿耿的才智之士的帮助下,大宋此时内部还没有出现民不聊生的情况。或许等上过个十年八年,赵佶本性毕露,那时才有可能出现百姓造反的高峰期。

但在此时,张宝最好安分守己一些。别看大宋朝廷对外是个怂蛋,但对内却是铁血的很。以江南方腊造反为例,朝廷平定方腊以后,但凡是当时参加了摩尼教的人,无论大小老幼,那就是一个字,杀。宁杀错,不放过。据不完全统计,因方腊造反一事受牵连而丧命的百姓直接导致当时的江南人口骤减了一半。

要是能把这股对自己人的狠劲放到外敌的身上,估计没谁敢欺负大宋。可偏偏那些把持朝堂的君子们在对外的时候要讲究个礼仪之邦,那不就处处吃亏,而且这帮不要脸的还喜欢打肿脸充胖子,明明都叫人给虐成狗了,还好意思对外说自己取得了局部的胜利……那管个蛋用!最后的结果还不是赔钱,破财消灾。看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那就是看战后谁割地赔款,这不是妙笔生花就能改变的事实。

“小秀才,怎么了?怎么看上去有些不开心啊?”陪着张宝逛街买年货的公孙羽忽然发现张宝的情绪有些不佳,不由纳闷的问道。

“没事,我没事。就是忽然想到咱们这回跟西夏的战争结果,让人觉得有些灰心丧气。”张宝摇摇头,随便说了个理由敷衍公孙羽。

“……秀才,那是朝廷的事,咱们平民百姓也管不了,过好咱自己的日子就得了。”公孙羽宽慰张宝道。

张宝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忽然问公孙羽道:“公孙大哥,你说万一有一天外族的铁蹄打到了这汴梁,这大宋的满朝文武会有几个坚持抵抗的?”

“呃……这你可问错人了吧?”公孙羽挠了挠头,不明白张宝为什么会忽然有此一问。

张宝见状摇头苦笑,“公孙大哥说的是,我的确是问错了人。走吧,天色不早,咱们回去吧。”

“嗯。”公孙羽答应一声,不过随即伸手将张宝拉到了路边。张宝顺着公孙羽所看的方向看去,就见一队官兵在前开道,似乎是有什么大官要从这里经过。

“这是谁呀?排场那么大?”张宝随口嘀咕了一句,旁边恰好有个喜欢说话的主,闻言接口道:“小兄弟不知道?这是蔡京回京了,看来跟对了人果然很重要啊。”

蔡京、童贯、杨戬、高俅……这帮在北宋让人耳熟能详的奸臣,张宝已经知道了两个,一个是高俅,前不久从西夏随军回来,还有一个就是现在遇到的蔡京。别人看不起奸臣,可张宝却不敢有丝毫的轻视。

能做奸臣的人,一般都是聪明人。要不然早就叫忠臣找机会给灭了,又怎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 仙界大爆料 美漫之驱魔神探 擎天仙路 我从坟中来 从中武世界开始 我真不是良民 神话烘炉 我有一个工作台 法家高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