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宋做权臣 > 第八十八章 途经清风山

第八十八章 途经清风山(1/3)

目录

道不同,不相与谋。张宝与宋江所选择的路不同,再加上张宝本身就对宋江反感,自然也就没必要跟他亲近,保持着表面上的客气足矣。

等到次日天光大亮,张宝带着人离开了郓城,直奔二龙山。一路无事,当张宝一行人到达二龙山的时候,已经是五日以后。事先得到消息的邓元觉带着李贵、葛三思提前下山来迎。

自夺下二龙山以后,邓元觉等人便按照张宝的交代开始招兵买马,如今山上已经有了五百人。这五百人里除了一开始邓元觉等人带来的二百人外,剩下的三百人都是最近新招募的。

好男不当兵,这句俗话让许多热血男儿对当兵望而却步。大宋以文治武,再加上社会普遍轻视当兵之人,这也就导致朝廷征兵艰难。张宝一时没办法改变大多数人对当兵的抵触情绪,那他也就只能先在当兵的待遇方面下手。

当兵吃粮,天经地义。之所以选择从穷苦人家招募兵源,就是因为人穷志短,当人没有别的活路时,那就意味着他别无选择。哪怕是饮鸩止渴,他也会乖乖就范。张宝的招募,说难听点就是花钱买命。

再动听的承诺也不如一块面包实在。穷苦人家不在乎张宝的远大目标,他们看重的只是张宝给出的条件,或者说是福利。比大宋普通兵卒高出一倍的月饷,实实在在落到手中的粮食,那才是关键。

当然当兵的福利高了,要求自然也就相应的提高了。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当兵!首先身体要强健,其次意志要坚强,再次就是必须服从上官的命令。一支没有军纪的队伍,无论个人战力多高,那都只是乌合之众。

二龙山作为张家的首个练兵之地,对于兵员的要求,自然也就严格许多。张宝希望开个好头,规矩这东西最好一开始就定死,那样以后萧规曹随,继续保持下去也就容易了许多。严格要求这一批将来的下级军官,等以后这些下级军官负责训练人马的时候,他们只要想到当初自己训练所吃的苦,相信就不会对自己要训练的兵手下留情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人的劣根性,改不了!凭啥老子当初吃苦受罪,你们这帮混蛋就可以躲过,门都没有!

张宝之所以要在二龙山练兵,目的并非只是为了练出一支可战之兵,更是为将来扩充队伍做准备。二龙山练兵就是张家在为将来的张家军培训军中的中下级军官。张宝给邓元觉的编制是一千人,而这一千人,日后就是张家军中的下级骨干。以一人担任百人将为例,这一千人里哪怕只有一半成为军中的百人将,那也有五万人马效忠张家,所以对于这一千人的培养,张宝很重视。

眼下二龙山只有五百人,缺额还有五百,但就是这五百人,也让邓元觉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张宝的要求太高,而邓元觉也就是一员猛将,让他冲锋陷阵没问题,可让他负责练兵,那就有点强人所难了。李贵、葛三思的父辈虽然也是当兵的,但他们从父辈那里学来的那也只是军中的一些皮毛,缺乏系统完善的一整套练兵手段。张宝来自后世,可他所知也只是那么众所周知的一点,而且时代不同,练兵的方法也会有区别。除了照搬后世的军纪外,对于实际练兵操作,张宝本人也是不甚了解。

不过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在离开汴梁以前,张宝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为此他专门找王进请教过如何练兵,更是书写记载下一本练兵纪要。王进是八十万禁军总教头,他的意见那肯定是有用的。而张宝这回之所以要来二龙山,一是为了见见二龙山的众人,二就是给邓元觉等人送来这本练兵纪要。

“东主放心,有了这本练兵纪要,小僧一定可以为东主练出合格的兵马。”邓元觉拿着练兵纪要向张宝郑重保证道。

“有大师这句话,我自然放心。回头我会把贝应夔留在二龙山担任大师的副手,他是名将之后,自有祖上传下的练兵之法。大师回头可以找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 仙界大爆料 美漫之驱魔神探 擎天仙路 我从坟中来 从中武世界开始 我真不是良民 神话烘炉 我有一个工作台 法家高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