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敦煌天机 > 第76章 碗底的警告(2)

第76章 碗底的警告(2)(1/3)

目录

喝完第二十二勺,碗已见底。

“咦?这是什么?”胖子忽然低叫了一声,把手里的碗转了个方向,聚精会神地观察碗底。

碗底有字,刚刚白粥挡住了那些字,粥喝完,字也就露出来了。

“汪洋大海,只取一瓢。众矢之的,在劫难逃。”胖子轻轻读出声来。

我立刻意识到,虽然胖子行事谨慎,但有更高明之人已经混入,并用这种碗底留字的方式传递消息。

“你说,我从厨房追查,会不会有结果?”胖子问。

我认真地摇头:“大概不可能。”

传讯的人借碗和粥行事,当然知道胖子如何追查,也会做好准备,断绝一切有效线索。严厉追查的唯一结果,就是使得胖子内部产生巨大混乱,搞得人人自危,之后军心涣散。

“那么,你说,这些话到底是在警告谁?是在传达什么意思?”胖子追问。

我最关注的是“众矢之的”这句话,敦煌城内山雨欲来风满楼,在各方势力虎视眈眈之下,一旦有人犯了众怒,分分钟都会丧命于长街。

“这句话指的是胖子吗?还是指另外某个人或者是我自己?”我不敢大意,在脑子里快速地设计了几十种可能性以及应对之策。

胖子带着碗离开一会儿,再回来时,碗已经洗净,碗底那十六个楷书小字越发清晰。

“没有人愿意成为众矢之的,尤其是在敦煌这种全球关注的焦点城市之中。能够发出这种警告的,一定是深谙江湖秘事,高屋建瓴,统察全局,也许并不独独向我……向我们提出警告,而是警告过来到敦煌的每一个江湖人。从这一观点出发,我宁愿相信对方是善意的,一切为了江湖安宁考虑。你说呢,龙先生?”胖子问。

我没有急于回答,而是凝神看着那些字。

如果一个人没有故意隐瞒自己的笔迹的话,一定会遵循“字如其人”的规律,所有人的笔迹就如同指纹一样,不会完全相同。在汉字书写中,这种规律尤其明显。

我觉得这些字隐隐有些眼熟,毕竟在敦煌三年,已经跟很多画家、书法家打过交道,对他们的写字、题词笔迹有所了解。

“众矢之的”的第三个字中,最后一捺极短、极粗、极用力,完全没有平常书法中“长捺飘逸”的讲究。印象中,严老师下笔所写的,就是这样一个“之”字。

既然确定了怀疑对象,我把其它十五个字一一比对,差不多都能找到严老师平时在画上的题词手法中的笔画特征。

“会是严老师传讯警告?”我对这个答案倍感匪夷所思。

严老师一直是个谨小慎微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胆怯、懦弱的人,对于宋所长在一些活动报酬、卖画交易中的多次压榨全都采取忍让、服从的极低姿态,从来不敢说半个“不”字。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我记起了这句江湖古训。

“你对这些字怎么看,龙先生?”胖子一直在观察着我的表情。

“如果没有明确指向,且不必管它,随机应变、见机行事就是了。”我淡淡地说。

如果严老师的身份有问题,那么他介绍来参观112窟反弹琵琶图的两名女子也会身份存疑。他们三人联手演戏,只把我一个人蒙在鼓里。

我对严老师不会有丝毫的埋怨,毕竟这就是江湖,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他能成功地伪装成老实木讷的民间画师,长期混迹莫高窟,不被别人识破,这就是一种本事。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胖子皱着眉自问。

我也皱眉,他说的“卧榻”二字实在损伤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敦煌、莫高窟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人可以引用这句话,而身为心月无向派一员的他,却绝对不能。

“刚才,我已经传令下去,严查跟这碗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网游之霸血三国 灵鼎山人传 篮坛之氪金无敌 穿梭在影视 绝品女仙 兵器大师 沧海纪 最强勇者与魔物娘 神级承包商 天命大改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