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白华为菅 >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七章(2/4)

目录

大后方来,到这安全的地方来。

您永远的学生

温见宁”

在信纸上刚刚写完最后的落款,温见宁的肩膀突然被人重重一拍。

拍她的是个短发女学生,笑着邀请她:“见宁,别一个人坐在这了,大家一起打桥牌去。”

温见宁笑道:“不了,我牌打得不好,你们玩吧。”

她对打牌向来不热衷,对方也不勉强,把另一边正在和人辩论的钟荟拉去了前面的座位,那里已经聚集了好几名同学准备一起组局打牌。

去年七月,卢沟桥战役爆发,平津相继沦陷。教育部发出命令,要在长沙设立由清华、南开等校组成的联合大学。平津各大高校的师生陆续逃出平津,经过长途跋涉,一路南下去投奔学校。然而复课后没多久,就遭日军飞机轰炸,联合大学被迫再度迁移。

就在这短短几个月内,出于各种原因,联大有六百多名学生因或投笔从戎,或转学回乡,离开了联大,最终只有八百多名学生兵分两路随学校一起奔赴滇省。

其中一路是一群青年教师和男生组成步行团,步行前往一千多里外的滇省,而其他体弱的学生和女生与温见宁她们的线路大致相同,他们从香.港乘船至越.南海.防,再从河内坐火车北上,穿过边境进入滇省。

温见宁她们当日上船后不久,就遇到了这些走海路的同学们。大家都是年轻学子,又即将赴同一所学校读书,不过三两句话的功夫,很快就和他们打成一片。

尽管跟这些同学相处得很融洽,但这次长途旅程也并不像温见宁在给齐先生的信里写得那般全然和谐的。车上的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彼此的性情、思想与习惯各不相同,又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有了矛盾虽不至于大打出手,但言语冲突还是少不了。不过好在大家的争论都并非出自私心,全是出于拳拳爱国之心,争论结束后也不会结怨。

更何况在即将到来的分离前,再大的分歧也会为之消弭。

当天傍晚,温见宁她们和一些同学要先在一个叫碧色寨的地方下车,从那里转乘小火车前往蒙自,而其他的同学们则继续乘坐滇越火车北上昆明,双方就此道别。

接下来,她们这些先下车的人在教师带领下,转乘了碧石路小火车一路颠簸。第二天临近傍晚时,列车才发出一声长鸣,缓缓停靠在窄小的铁轨上。

她们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终点,蒙自。

蒙自是距离滇越边境线极近的一座小城,光绪年间被辟为商埠,当初的法国人曾陆陆续续在这里设立了领事馆、海关、银行、医院等。但由于当地经济凋敝,后来银行倒闭,海关被迁往昆.明,只留下许多闲置已久的空楼房。这次联大西迁,便租借了当地的海关大楼作为教学楼,将周围的其他建筑作为校舍、图书馆等。

温见宁听知情的同学说,学校最初是打算把整个学校迁来蒙自,但由于后来校长们又在昆.明找到了新的校舍,所以除了文法学院在蒙自暂作停留外,校本部及理学院、工学院的学生都安置在昆.明。等明年那边所有的新校舍完工后,文法学院再迁往与其他学院汇合。

她们女生的宿舍就在城东,距离海关大楼大约只有五分钟的路程,据说是当地的士绅听说学校要搬来蒙自,特意在自家的宅院里腾出一栋三层小楼给学生们用。

小楼原是那大户人家的女眷居所,庭院深深,景色清幽雅致,楼前种了一株合抱粗的大榕树,突然要容纳这么多女学生,里面还是拥挤了些。

宿舍多是六到八人一间,温见宁她们的运气还算不错,被分到了一个六人间。和同寝室的女同学商量后,她和钟荟住上下铺。钟荟选了下铺,温见宁就把自己的行李放在上铺,两人先卷起袖子跟同屋的其他女同学一起打扫完寝室的卫生,再摆好了床铺和个人物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蛇祸 造化树 浮华千重 大唐暴君之召唤群雄 我有任务系统 亲爹系统我是谁 天源令 我绝对不要成为科学家 六合奇闻录 秦时真咸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