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名人堂之路 > 032 迷局

032 迷局(1/3)

目录

美国时间月14日,休斯顿火箭队输给了造访的多伦多猛龙队,球队的六连胜戛然而止。

对手阵中,德玛尔德罗赞得到27分6篮板5助攻,他的后场搭档凯尔洛瑞则送出19分5篮板10助攻的两双成绩。

再观火箭的后场双枪,球队老大詹姆斯哈登的38分6篮板11助攻的豪华数据在9次失误的陪衬下显得黯然无光;埃里克戈登则也许真的是累了,妮娜的恢复治疗之约被迫改期,场上他手感全无,12投3中三分球7投0中,仅交出了惨淡的12分1篮板3助攻的成绩单。

这一场,也是杨一鸣为争取年度最佳新秀奖项,而听从于小春建议改造个人数据后的首场比赛。

他们决定管这事叫做“凹数据”!

1/

于小春建议杨一鸣以3d球员为模板的理由不可谓不充分。

3d球员的3,首先指的便是三分球。在主教练麦克德安东尼的战术体系里,三分球战术乃重中之重,即寻找一切有可能的三分投篮机会,疯狂出手。这种篮球理念虽然偶尔让人觉得有失偏颇,舍近求远,但对于杨一鸣提升个人的三分球数据,无疑是利大于弊的。

这场比赛里,他的活动范围和进攻重心明显转移,相较于之前习惯性地落到禁区肋部,背对篮筐要球,杨一鸣本场更多在三分线外游弋,寻找定点投篮的机会。在由守转攻时,他也几次放弃了上篮机会,转而在三分线空位等候队友传球。这一有意识的改变颇为有效,本场比赛他三分球6次出手4次命中,最终在28分钟的出场时间里得到20分,突出总得分和三分球这两项,算是非常成功。

得分数据超过了赛季平均的同时,杨一鸣本场的篮板球和助攻数分别是5个和3次,并不亮眼。不过按照3d球员的构想,这两项也并非杨一鸣争取的重点。篮板球方面,因为3d球员常常主要负责盯防进攻方的箭头外线人物,在防守时多专注于一对一的对位防守,难有直接在篮下保护篮板的机会,而进攻时由于多在三分线外寻找机会,远离篮框,所以篮板球的综合数据通常都不会过于突出。于小春给出的建议是,防守篮板球能捡则捡,而进攻时,可多由三分线外进入,冲抢前场篮板,以身高和弹跳优势争取二次进攻的机会!

至于助攻数据,于小春则建议杨一鸣适当舍弃。即使德安东尼教练评述杨一鸣有热衷分享球的特点,但火箭队终归还是登哥当家做主的球队,大多数时间球的运转都在哈登一人的手里,其他人支配球权的机会少之又少。“独一点,多投篮。如果队友机会确实更好,就再把球多传递一手给他吧。”于小春如是解释说。

为了突出个人数据,偶尔也只能自私一些了!

除了三项基本数据,得分,篮板,助攻外,于小春其实额外提到了另外两项技术统计:盖帽和抢断。按照他的宏伟构想,相比核心的得分篮板助攻,在盖帽和抢断上做足文章,有一箭双雕的作用。一方面,盖帽和抢断数据突出,可以塑造一个“丰满”的3d球员形象,而另一方面,那先自以为懂球的专业投票记者,往往喜欢标新立异,这两项不常被拿出来讨论的数据,反而更对他们胃口!

就难易程度来说,盖帽和抢断也更容易被塑造,被雕琢!

先不说所有新秀的盖帽和抢断数据本身就比联盟成熟球员羸弱很多——新秀榜场均盖帽第一位的乔纳森艾萨克(魔术队)仅有1.3次封盖,而抢断第一的弗兰克尼利基纳(尼克斯队)也不过每场2次!——杨一鸣数据是1.1次盖帽和0.9次抢断,差距着实不大!而赛季才刚刚开始,光凭后者与众不同的超强运动图像分析能力,和劲爆的身体素质,如果专注于防守,赶上这微小的差距真的不难!

就像上一次在丰田中心,杨一鸣在决战时刻协防补位,封盖小皇帝詹姆斯的投篮一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硬核小兵 匪类 凋零夜话 盖世工业 睥睨群雄 阴阳师神莫 反派公敌 宝贝,请转身 都市超级血魔 仙尊归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