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真是大昏君 > 第四十五章 红夷大炮,葡人火枪

第四十五章 红夷大炮,葡人火枪(2/2)

目录

中研制改进了多种火器,且善书能诗,还著有《神器谱》、《神器杂说》、《神器谱或问》、《防虏车铳议》等关于火器研制开发、使用训练等方面的论著。

而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赵士桢能与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徐光启相并列,是相当牛逼的人物。

在《神器谱》中,赵士桢将鲁密铳、鸟铳、西洋铳、日本铁炮进行了比较,发现鲁密性能最优,西洋铳排第二,日本铁炮排三,鸟铳垫底。

在研究火器的过程中,赵士桢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明朝军用正版鸟铳的性能反不如民间盗版鸟铳,后者出口到东南亚,受到当地人的欢迎。

经过分析,赵士桢找到了其中的原因,认为中国并不是造不出优良的火器,而是由于愚蠢落后的制度。

我中国不肯精工耳,非不能精工也。这句话道出了明朝军械生产缺乏监管,粗制滥造的事实。

“……我中国尽属公家,有司不知造,将吏不知用,士卒不知打放、收拾。公家之事,匠作定然不肯尽心;监造之官,自爱者专求节省,不省者克落,一经节省、克落,便难行法。既无利结于前,不畏法绳于后。大小糊涂,上下苟简了事足矣,安望精工?”

徐光启作了最后的总结,复述的基本上都是赵士桢做出的结论。

朱由校思索片刻,苦笑一声,说道:“徐爱卿要如何改变,尽管将章程奏上,朕全力支持。”

停顿了一下,少年皇帝接着说道:“朕也有些想法建议,会并一并交与徐卿,合则用,不合则废。”

徐光启躬身施礼,恭谨应道:“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期望,尽快改革积弊,制出精工火器。”

匠户和卫所兵一样,社会地位低下,形如农奴,又哪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公私不分,奖惩不明,再加上官僚制度的腐败,官吏的偷工减料,生产出来的玩艺儿有多少合格,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对于后世工厂企业生产的规章流程、奖惩制度,朱由校肯定知道一些。什么责任制,什么流水线,能不能用上,交给徐光启看着办吧!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亡临重启 我有一枚合成器 扶剑朝天去 从今开始18岁 开局超天赋 我开局拒绝了任婷婷 这个异界有点迷 娱乐之华娱第一巨星 动画制作系统 天凉三寸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