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四三零章 万马齐喑究可哀

第四三零章 万马齐喑究可哀(1/2)

目录

赵曦是完全按照富弼建议动议政事堂的,不过他也用了些心思。

三相二参两枢密,大致没超过陈例。

韩琦、韩绛,欧阳修同为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安石、司马光两个参知政事,文彦博、吕公弼同为枢密使。

赵曦看着这政事堂和枢密院的任命,自己都想笑。

唉……这可有的乱了。

韩琦出生官宦世家,其父曾官至右谏议大夫。

而韩绛同为官宦世家,其父曾任参知政事,以太子少保致仕。

论出身,韩琦还稍逊一筹,论资历韩琦又高那么一点。

而欧阳修中正却不平和,同样是刚硬的性子,有理不屈服。

司马光和王安石,从现在看来,两人是私底下的好友,相当亲厚。

别人不知道,赵曦却清楚。这一次王安石回朝,绝不会像前两次一样,溜一圈就走了。也就是这一次王安石回朝,他和你司马光就要分道扬镳了。

憋了这么久,该是要放大招的时候了。因为自己的原因,或许时间上有些偏差,大趋势应该没多少改变。

王安石还是要变法的,自己有很多想法,都在等着这个拗相公呢。

至于吕公弼和文彦博,一个老奸,一个巨猾,谁也不是省油的灯。

这一届政事堂的组成,有谁像富弼那样,从各方面都能压住场子,势必是一场龙争虎斗。

都是硬茬!

也果然是硬茬,还没开始施政,争端就先开始了。

先皇大行,守孝三载,科考停举三年。算算已经满三年了,政事堂提议,应该开科举了。

在赵曦看来,这守孝跟科考屁关系没有,可这时代就这样。一个孝字大于天,赵曦也没想着冒天下之大不韪。

所以,在守孝三载结束之时,政事堂建议该着开科了。

也就是来年开春,是赵曦登基以来的第一次科考。

这时候的科考,重视程度比后世的高考大多了,这还有多半年的时间,就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了。

毕竟是新皇即位的第一次,都表现的相当重视,也是因为这样的重视,让挺稳当的政事堂有了激烈的争论。

赵曦不算文化人,那怕他来到这个时代,也经过了系统全面的经义学习,可他仍然没把自己当文化人。

主要是这年月,千古留名的大人物太多了。

所以,科考该怎样弄,他全权委托给政事堂了。

哎吆喂,这政事堂那叫一个混战呀!

“还吵呢?”

皇城司有报,说这些天政事堂一直就吵吵个没完,重点在科考上。

题目还没出,先因为答案争吵起来了。

别奇怪,争吵的就是答案。当然,并不是题目的答案,毕竟题目还没有确定。

题目脱不开那些四书五经,而答案却五花新义,偏偏来源于庆历新政。

这些天赵曦也大概清楚他们吵吵什么了。

王安石对经义有自己的见解,这么多年自费出版了不少自己注解经典的书籍。

在他的原籍江西一带,包括整个南方,自己他任职的地方,都相当有基础。

而司马光也一样,虽久居朝堂,但治学不曾放下,他的复古训诂的观点,在整个北方都有很大的市场。

就在争论的开始,吕公著也有过参与,他看重关中的张载……

张载?赵曦依稀记得这个名字,肯定不是这个时代记得的。

说实话,这都即位三年了,赵曦能认清的也就是政事堂这几个,工坊城、矿城、讲武堂以及西军的部分。

整个朝堂,就是早朝的臣工,他都认不全…~没必要认全,他只需要记住六部九卿,各军州的主官,各上州的府尊。这已经将近二三百人了,哪能记下那么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李墨林荫小说 超级人生 我有一间超神制卡屋 关西的名侦探 楚霄阳 医手遮天 都市之我的玄幻系统 命运余烬 小妻爱你如初沈翘夜莫深 绝品隐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