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弟 > 第六十六章旧儒生螳臂挡车

第六十六章旧儒生螳臂挡车(2/6)

目录

烤得油腻腻肥嫩嫩的全羊和一盘盘鲜嫩的涮羊肉火锅,更是热气腾腾馋得大家直吞口水。

待众人坐下,顾璘让店小二离房出门,自己亲执酒壶给大家斟满了一杯酒,言道:“这第一杯酒,咱们敬一个人。”

“敬谁?”赵吉贞问。

“右都御史张清张大人。”顾璘陡然神色黯淡下来,惋惜地说,“张大人第一个上本劝谏齐王守祖制,不要轻易增加制科名额。气节可嘉,高风可仰。今日上午,齐王代颁皇上谕旨让他致仕了,朝中部院大臣中,又少了一位清望敢言的人物,岂不令人痛心。来,这第一杯,我们敬他。”

顾璘拿起酒杯一举,大家依他的意思,都一仰脖子干了。顾清犹豫了一下,也干了杯中的酒,他放下酒杯,问邻座的赵吉贞:“孟静兄,听说左都御史刘昌鹤倡议六部合疏弹劾齐王臣使君权,祸乱朝纲。可有此事?”

“你这已是过时的消息,”赵吉贞放下准备去夹羊肉卷的筷子,嗤笑一声回道,“哼,这刘昌鹤身为左都御史,齐王改革科举时,刚开始不敢出头,现在见齐王处事温和,并没有罚张清廷杖,开始上下撺掇,想联络部院大臣一起上本,请皇上早日回京主持大局。这种明哲保身,又见风使舵的秉性,实在令人不耻!”

乍一听这消息,顾璘鼻子一哼就变了脸,切齿骂道:“愚蠢!张右都御史上疏时。这人一言不发,现在又出来表现一番,说什么臣使君权,把问题复杂化了,这不是授人以柄吗?真把人活活气死!”

在同僚中,顾璘的倔强是出了名的。在座的赵吉贞脾气恰恰与他相反,是个息事宁人的和事佬,这时趁机说道:“孟静兄,没必要生气。西涯公不是也没有表态吗,焦阁老也态度暧昧,刘大人前面不敢出头还可以理解。齐王监国,本来就名正言顺。根本谈不上臣使君权,刘昌鹤这样做,上纲上线反而失了臣节,恐怕他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说到这里,赵吉贞转头问一直沉默不语的顾清:“士廉兄,子贸兄,两位来了这么久,也没听到你发表意见,兄长有不同的看法?西涯公难道赞同齐王的主张?”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才注意到顾清和何瑭至始至终都没有发表意见,于是众人纷纷看向两人,何瑭依然低着头没有说话,情绪看上去很低落。顾清无奈,苦笑着放下酒杯说道:“诸位,实在不想扫大家的兴,实不相瞒,我现在跟你们对齐王此举的看法有所不同,在下认为改革科举,势在必行。你们没有去过山东和奴尔干,不了解那里的发展有多快,恩师之所以不愿意表态,是因为他去过这两个地方多次。感受颇深啊。”

顾清话一停,做东的顾璘脸色就有些难看,但顾清是他的多年老友,大家又都姓顾,实在是不太好发作,于是他放下酒杯,兀自忍住不说话,额头上青筋直冒,只顾在那里生闷气。

赵吉贞见势不妙,立刻打圆场,又劝大家饮了一杯酒,吃了几口菜,才又接方才的话头说道:“士廉兄的话或许有几分道理,咱们也许真像齐王所说的那样是井底之蛙,这些年京城的变化,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不说别的,南城根沿运河那些开发区变化有多大,就让人惊叹啊!

齐王说科举不能够再搞一刀切,时代进步了,光靠八股文是跟不上形式的,他这样做是因为时代的需要,时代需要综合性的人才,不算是违背祖制,增加制科名额也不算过分,宋朝时苏东坡不也是制科状元吗?也没看见天塌下来。

呵呵,大家闹,只不过是不想看到王阳明的新学做大罢了,听说王阳明在扬州城外又办起了扬州文理学院,报考的人就近三千,第一批录取的学子就有五百多人,新学的影响真是越来越大了,有一些势不可挡啊!”

顾璘听了,半晌不吱声,良久他才愤愤说道:“照你这么说,诸位都不是新学门徒,只钻研过程朱理学,不懂所谓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媳妇大我妈3000 平安时代的百鬼夜行 盛宠西域小公主 医神的绝美未婚妻 主神的图书馆 峡谷之最佳辅助 诸天一道 我是阴阳法师 我家王爷太豪横 穿越福女越农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