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 第七十一章 这事办岔壁啦

第七十一章 这事办岔壁啦(1/2)

目录

徐齐霖在家装了两天死狗,虽然还未完全恢复,可打卡上班还是得去。

而且,马周马大秘还送来了好消息,下值后去千秋殿,陛下见召。

徐齐霖挺高兴,以为事情办妥,庄后的丘陵地到手,便可撸起袖子大干了。

可下班后由宫人引着到了千秋殿,听了李二陛下的简单讲述,徐齐霖立刻觉得全身上下都不好了。

要说马大秘也是挺办事儿的,但这办得有点岔劈,不是徐齐霖的本意呀。

坐在小马扎上,徐齐霖不时看一眼处理奏章的李二陛下,急速思考着李二陛下刚提出来的章程。

显然,这个章程中更多地掺杂着马大秘的意见。

归根到底就一个意思:改进造纸、印刷书籍是好事,让更多的寒门学子能读上书,本是造福千秋万代,就不要想着赚钱了。

你们高尚,你们伟大,你们要彰显教化之功,可特私的,那是你们不缺钱哪!

徐齐霖很是腹诽,又一个来钱道儿给堵了。可要是不同意的话,以后怎么办?求到李二陛下,求到马大秘的时候多了,万万不能得罪死了。

所以,非但不能拒绝,还得举双手赞成,作出欣喜若狂的样子,拥护拥护,热烈拥护。

心情不爽,身体也还酸痛,徐齐霖难免做出些呲牙咧嘴、皱眉难过的表情,却正好被李二陛下抬头看到。

“齐霖,你哪里不受用啦?”

徐齐霖赶忙起立拱手道:“微臣近日练功过猛,肌肉有些酸痛,请陛下恕微臣失仪之罪。”

李二陛下哼了一声,说道:“那造纸印书的事情想得如何了?”

徐齐霖立刻慷慨答道:“陛下圣明,此正是彰显陛下教化之功,提高我大唐子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推动我大唐文教盛世的创举……微臣愿献出工艺,由工部派人研究试验。”

“既是你琢磨出的工艺办法,还是要你多加指点督导。”李二陛下说道:“早日制造成功,也好早日印出书籍。”

说着,他把一张纸递给内侍,转给徐齐霖,“若是造出的纸张合格,便要尽快印刷这些书籍。可以一边造纸,一边雕版,两不耽误。”

徐齐霖接过来仔细一看,不禁暗自翻眼。

除了《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经外,便是《老子》、《庄子》、《列子》、《文子》等道家经典,可排在第一的却是《氏族志》,第二则是文德皇后的遗作《女则》。

我去,还带这样操作的?你老婆的书怎么排在这里,很明显的假公济私嘛。

其实,李二陛下早就有印刷《女则》的这个心思,只是好纸价高量少,雕版印刷也才发明不久,他还心存疑虑。

在唐朝初期,纸张虽然已经有了很多种类,但绝大多数的质量差强人意,能够用于雕版印刷的很少。

而最好的书写用纸是成都麻纸,特别是益州麻纸,更是唐代宫廷专用的贡纸。

在当时,朝廷的诏令、章奏等各种文书均用白麻纸;抚慰军旅,则用黄麻纸。《唐六典》记载:中央图书馆集贤院所藏古今图书共一万两千多卷,皆以益州麻纸写。

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质地优良的麻纸被更广泛地用于书籍的印制。再加上文人墨客的个人需求,导致成都麻纸的价格居高不下,可还是供不应求。

所以,李二陛下听了马大秘的说项,便把主意打到了徐齐霖要改进的纸张上。

如果能成,那自然是万事大吉;如果不行,李二陛下再用麻纸印书,大不了被魏大爷等人啰嗦呱噪一时罢了。

徐齐霖看完书录,觉得是不是自己对马周吹大了,李二陛下才有如此高的期望。现在很有必要先打个预防针,免得日后李二陛下不满。

“陛下,微臣所造的纸之所以价格较低,主要是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传说玲珑心有七窍 从魔界开始 武者万界游 天阿降临 霸道总裁:请放手 农门书香:回到古代写话本 重启飞扬年代 我的骄傲王爷是鬼魂 精灵之夏树 逐道三千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