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最强主宰 > 第97章 蔡邕请罪,刘辩识人

第97章 蔡邕请罪,刘辩识人(2/3)

目录

贼专擅朝政,故而称病推辞。

董贼闻讯大怒,声称有灭在下三族的权力,就算冷傲,也是不过转足之间的事而已。

随后,又急令州郡征召寒舍,在下面对族人的安危,不得已只好应命。

虽被任命为代理祭酒,又被举为高第,历任侍御史……

甚至升任巴郡太守,在下实属迫不得已,还请大王明鉴!”

蔡邕话毕,一连三叩首。

“大王,蔡中郎句句属实,杨彪可以作证。”杨彪躬身作揖。

刘辩知道他说的是真心话。

毕竟,除去董卓的西凉本部,朝中几乎没有人支持他。

却无不迫于无奈,这才与之‘合作’。

但,心底仍旧有汉室存在。

毋庸置疑。

刘辩道:“实不相瞒,本王对伯喈先生早有耳闻,深知先生迫于无奈,故,不做追究。”

刘辩虽然知道历史事件,却不能将心底的不爽表现出来。

更何况,蔡邕此时身在洛阳城,自然不会发生历史上的事件。

故而,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只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刹那间,杨彪和蔡邕齐齐抬头看向刘辩,且,满面吃惊。

方才,刘辩的话音,分明是衣服兴师问罪的口吻。

这会儿的话音,显然是宽恕蔡邕了。

“大王仁德,蔡邕铭感五内,请受在下三拜!”蔡邕话音落下,再度三叩首。

“大王仁德齐天,天佑汉室!”杨彪说着,也屈膝下跪,一连三叩首。

然,刘辩对于两人的话,完全没有听进去。

殊不知,当蔡邕抬头的瞬间,刘辩的脑海中,忽然闪现一段尘封的记忆。

不知年月的一段记忆——

须发皆白、穿着寒酸的蔡邕跪在地上,连连苦求。

刘辩怀中则搂着一个端庄秀气的姑娘,似乎是蔡邕的亲近之人。

可碍于记忆模糊,刘辩完全想不起那姑娘的长相。

随着杨彪话音落下,刘辩这才回过神。

方才,蔡邕步入堂内,一直低着头。

故而,刘辩一直没有看清他的长相。

直到蔡邕抬头,似曾相识的记忆,这才如洪水一般涌来。

显然,刘辩曾经认识蔡邕,而且穿着寒酸似乞丐。

殊不知——

光和元年178年,蔡邕弹劾太尉张颢、光禄勋玮璋、长水校尉赵玹、屯骑校尉盖升等人贪赃枉法。

灵帝看了奏章后,起身如厕,奏章被曹节在后偷看,就向左右的人泄露了全部内容,致使事情泄漏。

蔡邕奏章上认为应该废黜的人,都非常恨他,企图打击报复。

故而,多位士大夫密告蔡邕心放怀怨,诽谤朝廷。

灵帝宠幸的人也都诬陷他,蔡邕害怕无法幸免,于是逃命江海,远走吴会之地,往来依靠泰山羊氏,在吴地共待了十二年。

蔡邕之所以自吴地返回洛阳,正是因为董卓强行征召。

蔡邕一家抵达洛阳时,刚好遇到微服出宫的皇帝刘辩,调戏了二八妙龄的蔡琰。

……

刘辩道:“伯喈先生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

这是让他蔡邕当史官啊!

蔡邕会意,再度一连三拜,感激弘农王的恩德。

杨彪道:“大王识人善任,老臣府内已然略备薄酒,还请大王屈尊移驾!”

“不不不!”蔡邕连忙打断:“今日之事,多亏了杨司徒帮忙,否则大王定不会宽恕下官,还是让下官准备薄酒,感激司徒大人吧!”

刘辩本想数落杨彪是老狐狸,竟然连酒都准备好了!

可是,刘辩听到蔡邕的话,反而闭口不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的黑暗女王殿下 学园都市的傀儡师 仙界科技 四维地狱 司礼监 重生之一代神棍 仙籍 重生成为树 宠物小精灵之庭树 最强护花兵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