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带着仓库到明末 > 第65章 技术专家

第65章 技术专家(1/2)

目录

两兄弟皆是中等身高,脸型相似,只是哥哥体格削瘦一些,两人皆是神采奕奕。

宋应星道:“郭大人,你带来的海外水稻种子,收成翻了一倍,造福全天下百姓啊!

上午在南京城外,他和哥哥亲眼目睹水稻丰收,现在都还处在兴奋中。

郭文东道:“以后,天下只要没有战争,百姓安安稳稳种庄稼,就不会饿肚子了。可惜的是,建奴欲夺取整个天下,只有消灭建奴,天下才能安定。来来来,两位先生,晚生给你接风洗尘。”

游击将军府内,有间不算大的屋子,既是平常郭文东和要员吃饭之处,亦可接待客人。

郭文东带着两人入内,宋应星、宋应升从马背上取下行李,跟随他走入,有士兵把两人坐骑牵入马棚。

进入接待室,侍从兵奉上茶水,三人就坐。

郭文东对宋应星道:“宋先生,晚生听说过《天工开物》一书,涉及技术甚广,内容甚多,只恨无缘一见。先生著作出此书,想必倾注了不少心血。”

宋应星感慨道:“是啊!著作《天工开物》,耗费了我数年心血,以至连仕途也耽误了,我现已将书带来。”

随即,他从行礼袋中取出三本书,递给郭文东。

郭文东接过,封面正是“天工开物”四个大字,还有“上卷”两个小字,另外两本是中卷和下卷,共十八篇内容。

再将书翻开,里面不仅有详细的技术讲解,并且附有插图解释,描绘了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

对于现代来说,这些技术早已过时,对于这个时代来说,那是极为难得。看着书本内容,郭文东很快被吸引住了,要将三卷都简单翻阅一遍。

十八篇分别为:

乃粒:关于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

乃服:衣服原料的来源和加工方法

彰施: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

粹精:谷物的加工过程

作咸:介绍盐的生产方法

甘嗜:种植甘蔗及制糖、养蜂的方法[13]

陶埏:砖、瓦、陶瓷的制作

冶铸:金属物件的铸造

舟车:船舶、车辆的结构、制作和用途

锤锻:用锤锻方法制作铁器和铜器

燔石:石灰、煤炭等非金属矿的生产技术

膏液:植物油脂的提取方法

杀青:造纸的方法

五金:金属的开采和冶炼

佳兵:兵器的制造方法

丹青:墨和颜料的制作

麹蘖:做酒的方法

珠玉:珠宝玉石的来源

比如在《乃粒》篇对农业的讲述中,指出水稻育秧后三十天即拔起插秧,一亩秧田的秧苗可插秧二十五亩;又注明旱稻食水三斗,晚稻食水五斗,失水即枯。

比如在养蚕方面,有讲述培育杂交家蚕的方法:将黄茧蚕与白茧蚕杂交,培育出褐茧蚕;将“早雄”和“晚雌”杂交,培育出“嘉种”。

郭文东最为关心的,还是跟军事有关的技术。

比如在冶炼技术方面,讲述有:如“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中华小焊用白铜末,大焊则竭力挥锤而强合之,历岁之久终不可坚。故大炮西番有锻成者,中华惟恃冶铸也”。

还又注有活塞式鼓风技术,较欧洲皮囊式鼓风设备更为先进。响铜合金、响器成型、铁锚锻造、钢针拉制以及“生铁淋口”等特殊化学热处理工艺和金属复合材料技术,亦为最早期的明确记载。在现代,这些基本原理仍然适用。

改善当前的冶炼技术,可制造出更高质量、性能的热兵器。

郭文东在翻阅着,两人在静静地等待着。

看着郭文东欢喜又爱不释手的模样,有人欣赏自身的研究成果,宋应星为之欣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从方寸山开始的诸天 前妻的仲夏夜 指夫卫婚 忆夕良人梦 万界的超级博士 蓝天需要点缀 我外婆是武则天 归汉 快穿之黑化男主太善变 霓虹上游荡的鬼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