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循明 > 第一百一十章 长芦盐场

第一百一十章 长芦盐场(2/4)

目录

周皇后见崇祯这么说,就没有多管,身形下沉一点,道:“对了,妙妙的小松鼠还在宫里,要给她送过去吗?”

想到那小丫头,崇祯就想到今天遇到小家伙的轻松快乐,不由得笑着道:“不给,让她来拿。”

周皇后神色有些古怪的盯着崇祯。

崇祯右手自顾的拍着腿,左手搂着她,道:“是我故意藏起来的。这宫里太闷了,有个活泼的小丫头也挺好玩的,你没事就让她进宫来玩。”

周皇后噗嗤一笑,道:“妙妙要是知道了,肯定要跟你闹。”

“闹就闹,谁怕谁啊……”崇祯放下腿,拉过锦被,道:“择日不如撞日,就明天吧。”

崇祯悄悄翻了个妩媚的白眼,她发觉了崇祯小孩子心性的一面。

崇祯躺在床上,心里依旧在盘算着朝局。

‘六部与都察院日渐齐备,辽东问题不大,南京那边差不多了,现在,就是要逐步的深入、巩固,将所有权力收拢、握紧……’

……

来宗道与钱龙锡的案子,在第二天就结案了,明颁天下。

两个阁臣的同时遣戍,是重遣,这对朝野是巨大的震动,更是巨大的震慑!

朝廷里飞扬的气氛,得到了稍稍压制。

周延儒的复起,倒是没有引起什么波澜,这个人在以往并不怎么突出,与东林、阉党的关系都比较隐蔽,尤其是阉党掌权这几年一直在守孝,是以朝野反应平淡。

由于崇祯对魏忠贤,冯铨,周应秋,崔呈秀等人或明或暗的警告,阉党也暂时蛰伏起来。

朝野,出现了一阵难得的平静。

几天之后,东暖阁。

崇祯趴弯着腰,看着身前平铺在桌上的地图。

这是沿海一线大地图,从辽东到江浙。

李邦华,毕自严站在他身旁。

毕自严指着地图,道:“陛下,从这里起,渤海,黄海绵延千里,皆是长芦盐场,长芦盐场是我大明最大的盐场,产出占到近三成……由长芦都转运盐试司管理,长芦盐场下辖二十四个大小盐场,驻地在河间府沧州……转运司的官员,盐场的盐户等,均是世袭,不得转籍,至今已经是第十九代……”

崇祯看着毕自严所指,全部是沿海,长度千余里。

李邦华跟着接话,道:“陛下,从北向南,分一百五十八个卫所,涉及千户,百户以及校尉兵卒,超过十万,他们以及盐场的盐户,皆是靠盐而活……”

崇祯眉头一挑,自语道:“这涉及的人,怕是得有数十万,远超朕的预计了……”

在崇祯原本的预计中,并没有考虑到这些卫所。这些卫所,基本上也是世袭。

李邦华看着崇祯的侧脸,似乎担心他退缩,道:“陛下,这些卫所,与盐课还有所不同,他们原本领的是朝廷俸禄,后来国库拮据,朝廷才命各转运司代为发俸……”

崇祯:“……”

这是什么神奇的操作,朝廷没钱,让盐课代为发,盐课怎么就有钱了?让盐课代发,朝廷还能管理那一百多卫所?这些卫所,是不是已经成了盐课的私人武装了?

毕自严见着崇祯不说话,心里同样担心起来,连忙道:“陛下,这些卫所,乃太祖时所立,风雨近两百年,早已经腐朽不堪,应当整顿,并且,分布在千里范围内,并不能造成多大动静,一道旨意,各地府县便可跟进,处置……”

崇祯手指划过那一千多里的沿海长线,沉吟着道:“田尔耕的奏本,确实是急于邀功了,并没有准备好。”

李邦华与毕自严对视一眼,看出了彼此的不安,李邦华紧着道:“陛下,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准备了这么久,这么多,不能放弃。”

崇祯一怔,回头看了两人一眼,见他们都是一脸坚定的表情,顿时明悟,不由得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诡异降临 全职法师之铠甲传人 魔法之王座 末世重生:从血族开始 奶爸搬运工 带着满级物资去逃荒 这个路人过于冷静 一定把小号捂严实了 漫威里的假面骑士编年史 美剧里的大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