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朱棣之子 > 第四十四章:科举革新前奏

第四十四章:科举革新前奏(2/2)

目录

朱棣的提议,而是扫视殿中群臣问道。

目前吏部尚书空缺,户部尚书郁新便成了实际上的百官之首,他若不说话,其他人自然不好开口,而且此时礼部尚书郑沂与刑部尚书夏恕都望向了他。

朱棣所言“去年科举舞弊案”,在历史上被称为“南北榜案”。

去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为考试官,取录宋琮等五十一名,经三月廷试后,以陈?为第一名,尹昌隆为第二名,刘仕谔为第三名,是为春榜。因所录五十一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

仅在放榜之后的第六天,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跑到礼部衙门鸣冤告状,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

而在南京街头上,更有数十名考生沿路喊冤,甚至拦住官员轿子上访告状。

消息传来,朝堂上下震动。

三月初十,朱元璋下诏命翰林儒臣、前科状元张信等及此科一甲三人,每人从落第举子的试卷之中选择十份“文理优长”的卷子复审。

四月底,调查出的结果让朱元璋瞠目结舌,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

这一结果,再次引起各界哗然。

落榜的北方学子们无法接受此结果,朝中许多北方籍的官员们更纷纷抨击,要求再次选派得力官员,对考卷进行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

而就在这时,有人告状说刘三吾、白信蹈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

朱元璋听后大怒,五月突然下诏,指斥本次科举的主考刘三吾和副主考白蹈信等人为“蓝玉余党”,尤其是抓住了刘三吾十多年前曾上书为胡惟庸鸣冤的旧账,认定刘三吾为“反贼”,结果涉案诸官员皆受到严惩,刘三吾被发配西北。

曾质疑刘三吾的张信更惨,因他被告发说曾得到刘三吾授意,落了个凌迟处死的下场。

其余诸人也被发配流放,后来“春榜”状元陈?被株连处死,探花刘仕谔遭御史弹劾被杀,只有侍讲戴彝、榜眼尹昌隆二人免罪。此二人得免的原因,是他们在复核试卷后,开列出的中榜名单上有北方士子。

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钦点韩克忠为状元、王恕为榜眼,焦胜为探花,是为夏榜。因所录六十一人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

想到去年株连众多官员的南北榜案,户部尚书郁新仍心有余悸,但他的身份决定了他不能不说话。

但见郁新略做沉吟,出列行礼道:“启禀陛下,臣认为科举革新势在必行,但如何革新与完善,却需细致专研,先有章程,方好参谋或实施。”

礼部尚书郑沂出列,恭声道:“臣附议。”

由于兵部尚书空置,刑部尚书夏恕与工部尚书孙显也随之出列,齐声道:“臣附议。”

朱元璋面无表情,特地望了一眼右都御史严震与左都御史暴昭,似是随意的问道:“左、右都御史如何看?”

右都御史严震沉默无言。

暴昭见严震不吱声,遂出列恭声道:“禀陛下,臣以为燕王殿下所言有理,但科举革新干系重大,甚至决定了本朝文脉之延续,臣请陛下三思。”

言罢,他屈膝跪下,以头触地,恭敬的行了一个正式且隆重的跪礼。

众臣见暴昭出言委婉的反对,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朱元璋一怒之下给暴昭按一个“蓝玉余党”的帽子将其诛杀。

可出人意料的是,朱元璋并没有发火,而是板着脸冷冷的问道:“左都御史有何建议?”

ps:实在撑不住,已经快凌晨三点了,先更这一章修改好的,下一章要到今天晚上了,跪求推荐票!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无限流的元宇宙 重生:港岛追妻 假如被巫女缠住 埋葬大清 海贼之黑暗主宰 德云:霄字科第一人,绝不退票 NBA之我的队友是纳什 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 半岛钢铁之恋 影视世界无限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