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耕耘贞观 > 第八十一章 大丰收

第八十一章 大丰收(2/4)

目录

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水磨之类的辅助道具的出现。

说实话,小麦这种东西跟小米相比,还是挺吃水的。

所以北方想要种植,基本上都需要相对比较完善的水利设施配套。

另外水利设施的完善带动了很多水磨之类的生产器械发展。

这让百姓把小麦处理成小麦粉的成本进一步的下降,当然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因为哪怕汉代时人们就已经发现小麦弄成粉末不但味道变得相当不错,甚至连食物的品种也能够制作成多种多样,但为什么小麦还是没有普及。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磨盘这种东西真不是人人都有的,就算有如果不是水利磨坊,想把小麦全部弄成粉,那也需要花费相当大的代价。

所以哪怕在三国时期小麦的地位得到提升,但也依旧比不上粟米。

但在到达唐朝后,首先是唐朝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

虽然唐朝水利设施都被隋朝的大运河掩盖,但从唐朝颁布第一份水利法律《水部式》,就能看出唐朝水利设施会更加完善,这才让小麦才有出头之日。

实际上安史之乱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小麦替代粟米的这个过程。

因为安史之乱导致经济中心南移,因为古代偏见下,一直都认为南方比北方蛮荒,但现实是南方比北方更适合种田,也正如此,这让小麦来了一波爆发期,彻底取代了小米。

所以唐初这时候,小麦地位真比不上小米。

正所谓江山社稷,可不是江山社麦,这能看出,小米在北方有着无可动摇的顶尖地位。

“农业学府虽研究种植,但严格来说,在粮食作物中以研究种植小麦为主!”

李泰此刻对着阎玄邃回答,

“小麦相对小米来说,虽然有着不耐旱,口味差的缺点。

但只要选择种植得地方得当,将小麦研磨成粉来改善口感,再加上它的产量比小米要高。

最重要得是它秋种夏收,利用了几乎不干活的冬季,让百姓在秋种前腾出种植的时间来。

我觉得它拥有替代北方主要粮食的潜力。”

阎玄邃摇头道:“的确有潜力,但想要它真正的成为主粮却并不容易。

且不说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磨坊能够把小麦研磨成粉,单是它在万物复苏的春天需要大量水生长,对很多没水地区来说,便有相当大问题。”

李泰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阎玄邃,虽然自己简单提了一下,但阎玄邃能说得这般具体缺点,显然他也是一个干实事的官员,这不得不让李泰尊敬。

说实话,贞观一朝不是说没人贪污,但这一朝的朝堂并不缺少那些脚踏实地干活的大臣。

不论是从底层提拔上来的马周,还是本是出身豪门的房玄龄,都挺务实的。

而眼前的阎玄邃显然也是这么个人,虽然李泰并没有去打听阎玄邃的背景,但看着他重视测量的素质,以及自身夹带的贵气,想来多少跟阎立本有关系。

作为能上凌烟阁的大臣,如果以为阎立本只是一个画画的,那就太小看这位大臣了。

“缺少水源,可以把它种植在水利设施丰富的地区,磨坊少有,那就想办法普及水磨!”

李泰道,“但它天生的产量大用途广,耕种时间相对较短,却不是小米能媲美的啊!”

阎玄邃听到李泰这般的赞扬小麦,倒也不再多说什么,因为继续争执没有什么意义。

阎玄邃心中感叹,越王虽然才干非凡,但到底不知道世事艰难。

小麦纵然再好,对百姓来说如果种植的成本要高过小米,那这小麦想要推行下去却是几乎不可能的。

而李泰一样是在默默思考着阎玄邃的话语。

说实话,以前的李泰所思考得是农业学府总结了农业经验,那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人在奥特,变成卡尔蜜拉 陈远陆萧然 妖修得道,从山魈到混沌魔猿 靖安侯 正身法道 分手后,前任总是想方设法堵我 我将御兽普及全世界 全能万人迷她又野又飒 1850美洲黄金大亨 大鉴宝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