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二十六章 农业大丰收

第二十六章 农业大丰收(2/3)

目录

来,说出石破天惊之语。

引起众多老庄稼把式们的哗然。

“十石,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

“老夫种了几十年稻,好的年景亩产三石,坏的年景亩产一二石,若这片稻田真有亩产十石,岂不是这一亩田,抵我们种亩,还不必那么辛苦?”

“是啊,虽说懒人稻种子极好,农药、化肥都有增产奇效,但一亩抵我们三亩,这实在是……”

“如此轻松就有十石亩产,我们往年那么辛苦又算什么?”

这位庄工道出了众人的心里话,这片稻田亩产七石、八石,他们都能接受,毕竟这是他们估算出的数据,若是达到亩产十石,不仅创造了一个他们不可能实现的记录,也彻底否定了他们曾经的传统种地方式,证明他们的勤劳与汗水,只是低效的徒劳,这种残酷的比较让他们真的难以接受。

“等会收割完成后,装袋称重一番,就会知道它的实际亩产了。”

张谷丰一脸自信的道,然后登上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的驾驶室,嗡的一声发动柴油机,放下前端的收割滚筒,驶入到稻田中,滚筒不断的旋转,上面的金属镰刀,将金黄的水稻快速卷入割倒,导入收割机内部,稻谷被分离出来,稻杆稻叶则直接粉碎,回到稻田中。

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一天就能完成上百亩的收割工作,效率是人力收割的数百倍。

3号庄园刚好4000亩整的稻田,在三十台联合收割机的忙碌下,只用一天多的时间,就全部收割完毕。

但总产量在第二天下午,才终于统计出来。

一共是516.03万斤,平均亩产1290斤,以一石125斤算,平均亩产是10.32石。

这还不包括被收割机浪费掉的,被庄民们再拾取一番的稻谷,再被鸡鸭鹅群扫荡一遍,浪费的产量在3左右。

总的而言,庄园里的这片水稻,平均亩产超过十石,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第一次见到这种丰收场面的庄工们,心情复杂的同时,也无不落下难过的泪水,甚至跪地不起,捶胸大哭。

“苍天呐,倘若早点加入集体庄园,我那小儿怎会饿死?”

“如此高产,我们断不会再挨饿了,天天都能吃饱饭了!”

“只恨这庄园没有早些出现,有龙王抽水,有大力神耕地,有巨镰神帮忙收割,还有农药、化肥这等神物相助,我等以后只有吃不尽的粮食,只有享不完的福。”

“幸好加入了这庄园,现在就是把田地全部还给俺,俺也不会退出了,以后生死都是庄园的人!”

“没错,打死都不离开庄园了,比把地投献给举人老爷强太多了。”

“……”

不单是3号庄园的水稻获得了大丰收。

其他庄园的稻田,也相继取得丰收,平均亩产最少的都有1000斤,最夸张的是许家庄总庄,水稻亩产创纪录的达到了1550斤。

全部收割完毕后。

许家庄十一座的集体庄园加起来,一共48325亩的稻田,共收获稻谷6064万余斤,折合48.5万石的总产量,全部实现颗粒归仓。

且不只是水稻。

5号庄园的1200亩土豆田,在收获后,居然创造了7862斤的惊人亩产,折合62.9石/亩,参与打理这片土豆田的庄工陆有才,眼泪当场就落下了,如此之高的产量,如此之多的土豆,一亩就不知够多少人吃,不会再挨饿了,想饿死人都不可能了,好日子真的就要来了。

10号庄园的一片1600亩的低价值盐碱地,在种下了耐盐碱的红薯后,也是在八月的收获季,实现了平均亩产4700斤的奇迹,折合37.6石/亩,参与打理这片盐碱地的庄工们也都流泪了,跪在地里,手里捧着一个个硕大的红薯,时而呜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霍格沃兹之我的同学是伏地魔 在年代文里当极品 西游:开局表白百花仙子 烛龙以左 我去古代考科举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穿书后,我被迫成了假系统 我在末世种个田 程璐玩的好极限 这个海贼背靠正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