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七十九章 铜、干海鲜、黄花梨木、药材与古代首饰

第七十九章 铜、干海鲜、黄花梨木、药材与古代首饰(2/3)

目录

吧?”

“文物这个东西别去碰,宁愿去倒腾点珠宝玉石翡翠之类的,古董文物这块水太深,你把握不住!”

“还是弄点石头玩玩吧,什么鸡血石、田黄石、蓝宝石、青金石、翡翠石之类的,国内国外很多地方有,在古代的价格也不算贵,弄到现代社会,几十倍的利润是有的。”

听了这些大佬的评论和建议,许远放弃了倒腾古董文物的想法,风险确实是有点大。

接下来许远也就懒得自己动脑了,直接在群里询问诸位大佬,到底倒腾什么比较稳妥,利润也比较高。

“黄花梨木,你可以派人去明末的海南岛,还有越南老挝等一些国家,多倒腾一些百年树龄的黄花梨木,这种木料在明朝中期就开始流行起来,一直到清末,黄花梨木都是上流社会最喜欢的家具木料,这导致短短的三百年里,海南岛的黄花梨树被砍光了,十年树龄的小苗都看不到,成为濒危树种,到了现代社会价格更是一路飙升,甚至创下了一公斤5万块的记录,当然现在黄花梨木家具的价格,跌到了5000一公斤的样子,但也非常夸张了,你每个月只要想办法弄到100吨的黄花梨木,一个月就能进账五亿了。”

群里大佬坩埚钳说道。

许远眼睛亮了。

每个月弄一百吨的黄花梨木,这或许有点难度,但弄个十吨的量,应该是毫无压力的,最多砍个七八颗老树而已,平均每月进账个两三亿问题不大,可操作性也非常高。

不过大佬坩埚钳也提醒,不管在明末弄到了多少的黄花梨木,不管在现代社会的价格跌到了四千或者三千,一定要赶紧卖到,因为上世纪90年代有个商人种了十万亩的黄花梨木,到2030年就可以开始砍伐了,窗口期只剩下三四年了,不然等这些黄花梨木大量上市,价格不一定会白菜化,但暴跌是肯定的。

“明白明白。”

许远点点头,同时也有点无奈,十万亩黄花梨木,典型的华夏内卷狠人,其实搞个万亩规模就行了,赚的钱甚至不一定比十万亩少。

在群里又跟大佬们探讨了一会后。

还有两个有价值的项目,被许远加入到了倒腾目录中。

分别是古代药材跟古代的传统金银首饰。

药材主要是东北的野山参,以及柴胡、香附、当归、何首乌、大黄、虫草之类的传统药材,有些是纯野生的,有些在古代就实现了人工种植,但由于古代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可能使用化肥、农药等现代化学产品,故而都属于天然绿色有机药材,药性上肯定是要强很多的,至于价格,平均下来200块/公斤是一定能卖到的。

更何况许多年份高的野山参,价格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比同质量的黄金值钱多了。

“每个月想办法倒腾个100吨的普通药材吧,预计带来2000万/月的收入,东北野山参、人参、党参之类的,每个月想办法搞到100根年份大的,平均30万一根,预计带来3000万收入,两者加起来,就是每月5000万左右。”

至于传统的金银首饰,就是在许家庄某庄园或者海港城内,办一座珠宝首饰加工厂,再高薪聘请一批的民间的老手艺人过来,专门负责加工金银珠宝首饰,最后再把这些成品,倒腾到现代社会销售,主打的卖点,一个是纯手工,一个是传统老手艺,有这两样的加成,每克首饰加个30块的溢价,是根本不用愁卖不出去的。

许远为何如此有信心?

因为群里有个大佬,给他发了几十张明皇陵出土的四件凤冠图片,上面镶金嵌玉,颜色艳丽却不杂乱,精美绝伦,简直令人震撼。

这位大佬评价道:“老祖宗的审美和手艺,绝对不会让我们失望!”

许远深以为然,采纳了这位大佬的建议,一定要在明末建一座珠宝首饰加工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霍格沃兹之我的同学是伏地魔 在年代文里当极品 西游:开局表白百花仙子 烛龙以左 我去古代考科举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穿书后,我被迫成了假系统 我在末世种个田 程璐玩的好极限 这个海贼背靠正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