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叶娇李策 > 同我欢好

同我欢好(2/3)

目录

用剥了,”叶娇连忙拿起筷子,“都怪我,正餐不吃,吃什么核桃?来来来,夹菜夹菜。”

她亲自给严从铮送去一块月饼,又给李策夹去一颗肉丸,再起身倒满桂花酒,笑声清朗地活跃气氛。

这顿饭终于有惊无险地吃完,严从铮拿上月饼告辞离去,叶娇打了个饱嗝,斜倚凭几道:“你你们,怎么还能吵起来呢?”

李策拿着锤子敲核桃,闷声道:“你们什么时候认识的啊。”

“七八岁吧,”叶娇道,“上街灯,他跟严姐姐一起,抢我的兔子灯,我哥把他打了一顿哈哈,就认识了。”

“然后呢?”李策重重地砸开核桃。

“然后店家就把兔子灯卖给我了啊。后来傅明烛要帮他出头,又被我哥打一顿。”

想起哥哥,叶娇难过起来。

“也不知道他在哪里,有没有月饼吃。”

远在沙州的叶长庚正在啃胡饼。

这里的胡饼没有沾芝麻,西瓜大的面皮拍进炉子,烤得又硬又干,优点是容易保存。

比如当他趴在戈壁滩埋伏两天两夜时,胡饼不会坏掉,啃一口,唇齿生香。若不是总有些沙子硌牙,这胡饼便是无上美味。

啃完往身后递去,饥肠辘辘的部下立刻接住。

“校尉爷,”部下一面吃,一面道,“真想不到,您这位京都来的贵人,也肯这么卖命。这几天待在这里一动不动,我身上的跳蚤都生跳蚤了。”

叶长庚解开水壶塞子,喝掉最后一滴水。

“爷我什么福都享过,尝一尝苦头,这叫积累谈资。”他不屑道。

部下解开自己的水袋递给叶长庚。

“校尉爷,一会儿吐蕃人过来,您先别出去,跑我们后面。”

“的什么玩笑话?”叶长庚嗤之以鼻,“谁官儿大,谁冲前面。”

出门前,娘过,作为将官,不光自己要活命,还得护着部下。

跑后面,他是那种怂人吗?

远处终于传来马蹄声,再近些,露出那些人蓝灰相间的衣服。

敌军来了!

千里之外的京都长安,百姓们正在庆祝中秋。

午饭过后,安国公府在最高的楼上系起硕大的灯笼。这是“竖中秋”的节礼,必不可少。

楼上的叶柔低头时,不由得抿起唇角浅笑。

灯笼之下,红衣的叶娇,玄衣的李策,一个眉眼生动笑颜如花,一个目色深沉藏着喜悦。

秋风吹动他们的衣角,叶娇的披帛飘飞起来,缠住了李策的衣袖。他并不急着解开,就由叶娇缠着,转头她。

真是一对璧人。

叶柔拿起字谜,就要抛下去让李策来猜,忽然见远远地走来一个随从,对李策耳语几句,李策便转身离去。

叶娇跟着他,也不知去了哪里。

他们去了天牢。

随从,牢里的李珑捎信出来,请楚王一见。

叶娇不放心,便跟着过去。

案子已经审定,且昭告天下。过了中秋,李珑便会被移到合适的地方,终身幽禁。

那地方是保密的,所以李珑想见李策,只剩这一个机会。

他仍穿着那日骊山刺杀时的衣服,原本名贵的锦衣,此时遍布褶皱污渍。头发也乱了,王冠虽然戴在头上,却起来不伦不类,像一个心智失常的戏子。

见到叶娇,李珑有些意外。

“听安国公府的月饼很好吃,不知道叶姐带了吗?”

“带块砖头给你。”叶娇着就要低头找砖,被李策阻止。

“啊呀叶姐,今日的你,”李珑摇头道,“可不如那日晚上温柔可人啊。”

李珑一边,一边从衣袖中取出发簪。

那是骊山那夜,他亲手从叶娇头上拔下的簪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宋棠宁萧厌 安南笙穆伏城 林清屏顾钧成 温知闲顾煜辰 楼藏月闻延舟 苏曼萧北声 唐宝宝陆岩深 封灵道长 钟德兴于欣然 傅沛林婉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