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剑断灯灭之时 > 第十一章 法家故人

第十一章 法家故人(2/4)

目录

片山林茂密之处,慕缘站在高处,看着远方,轻叹一声,忽然,听闻了一阵歌声,是一女子,只听得歌曰:

清风扬,云嫁裳。

雀低语,花言妆。

抚琴歌晨,

一路叹伤

盼月圆,茶已凉。

能解几分忧伤。

但见晨露已话晓,

岚吹裳,散尽芳。

慕缘听此曲,心念微微一动,身形一闪,寻得了那歌声的出处,原来是郊外一竹居前,便静静的等在门外,等主人抚琴完毕,不多时,只看见竹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侍女出门负手问道:“来人可是慕缘小师傅?”

慕缘连忙用手扯掉嘴角边挂着的莲藕片,双手合十,正色答道:“正是小僧。”

那侍女点点头:“我家小姐恭候小师傅多时了,请随我来。”

随后,慕缘便随那侍女进得门去。来到屋中,只看见一女子正坐在琴台前,起身回转,微微一颔首,道:“慕缘师兄,等你多时了。”

慕缘这时候看那女子,青丝用一个檀木发卡束于背后,身着青衣,眉清目秀,举止得体,手腕之上,挂着一个小型度量尺形状的手链。在看背后,竹居之墙上挂着一副字,上书四个大字“定分止争“。

慕缘微微一思索,惊问道:“某非是商芊师妹?”

那女子笑道:“没想到师兄还记得我。”

慕缘也笑了笑:“许久不见,没想到商芊师妹已经结丹,当真是恭喜了。”

这商芊是何许人也?为何与慕缘这佛门中人称兄道妹?

原来这商芊,正是法家传人。姓商,自然是当年法家代表“商鞅”的后人,背后墙壁之上上书四个大字“定分止争”,乃是当年法家师祖韩非子所提出的法家精髓。当年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百家争鸣,法家分三派:一派以慎到为首,主张在政治与治国方术之中,强调“势”,即权力与威势最为重要。一派以申不害为首,强调“术”,政治权术。一派以商鞅为首,强调“法”,法律与规章制度。

直到韩非子出现,统一了观点,使法家第一次正真的统一了起来,韩非子当时著书《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书成后传至秦国,秦王读后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从此,法家算是真正出现在世人的视野当中,在诸子百家的百花齐放的局面中,独树一帜,为世人广为流传。

闲话不多说,转回原题,这商芊乃是法家商鞅一脉的传人,年纪比慕缘稍小,多年以前,洪武元年,那时天下初定,朱元璋立金陵天界寺为天下佛门领袖,观礼之日,诸多门派都派人前来祝贺。

那时候,商芊的父亲作为法家的代表人,带着她来到了天界寺,那个时候的慕缘已经在玉虚宫论剑中扬名天下,不似一般僧侣了。慕缘并不喜好人多祝贺的大场面,偷偷的溜到了天界寺的后面,正在后院偷吃蘑菇包子,忽然闻得一阵琴音曼妙,便寻声而望,只记得当时的商芊还是一小女孩,正在院落里抚琴,时而苦恼,时而生气,面容还有些憔悴。

慕缘觉得奇怪,便走上前去问话,那女孩告诉慕缘,原来自小便酷爱抚琴,也是以琴入道,可是,这些年来,随着修为的高深,这琴技却越来越差,总觉这音调越来越不准,已经有五六年之久了,这些年来没日没夜的习琴,却不进反退,心中越发的焦急起来,到哪里都带着这琴,更加勤奋的研习,希望有所突破。

慕缘那时听了原因,哈哈一笑,爽快的答道:“非也,并非是你的琴技差了,而是心也,境界不同了,心境也不同了,故而是仁者心动也。”

商芊不解,便问此话何解,慕缘一边吃着酥油蘑菇包子,吃的满口留香,一边给她讲了六祖惠能的故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薇语录 甜心逆袭:初恋校草放开我 武林纪元 重生佳妻之王牌婚宠 御魔龙使 三国神话世界 重生娇妻:小神医,有点甜 前朝金盏今朝盛 步步通天 战气凌霄
返回顶部